书画名家

《以心写境美山川》

时间:2023/2/26 18:37:19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网  查看:82  评论:0
内容摘要:吴秀之自古以来,山水画都是文人墨客陶冶心性的重要方式,古人希望在宁静的山川水景中寻得内心真正的平静。随着时代发展,中国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汇聚了各方的优点和特色,并加以融合贯通,最终形成了今天别具一格的当代山水画风格。著名画家张小冬凭他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深层次的理解和积淀,把传统...
吴秀之

自古以来,山水画都是文人墨客陶冶心性的重要方式,古人希望在宁静的山川水景中寻得内心真正的平静。随着时代发展,中国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汇聚了各方的优点和特色,并加以融合贯通,最终形成了今天别具一格的当代山水画风格。

著名画家张小冬凭他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深层次的理解和积淀,把传统山水画的笔意墨韵和古雅沉静的境界格调,以自己对自然丘壑的真实感受和笔墨情趣,注入时代精神气息,形成了阳光快乐、景美情深、富有生气的独立艺术姿态,不但表达了清新恬静的现代心理需求,还反映出当代文化对于人类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一种新形式。

张小冬是我国著名画家、新金陵画派代表人物之一张文俊之子。其自幼跟随父亲学画,传统基础扎实。

张小冬的山水作品,集中体现在四个“美”。

首先是意境美 。意境是中国山水画体系的精髓,它凝聚着中国山水画艺术的精神,也是绘画作品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江南风景优美,山水怡人,张小冬常常外出写生,他把现实中看到的山川美景,通过艺术思维,然后加工,变成可以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笔墨语言,不但表达出自然之美,还寄托了自己的情感,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之美的追求。在他的作品中,处处流淌出生命的迹象。青山秀木,茂林修竹,小桥流水,清气荡漾,逸韵纵飞,正如《文心雕龙》中所说:“窥意境而运斤。”、“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沉吟视听之区,流连万象之际。即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如此美景,让人流年忘返,心舒气朗。

张小冬的山水是抒情的、是诗意的,是自然的,是情感的。这些,都源于他对于时代、民族、社会、自然等一切的深邃体察。

通过融古创新对比,达到师古而不泥古。所以,他的作品能集众家之长,得诗情画意。

中国绘画是诗意的绘画,是意境的创造和自我心境的反映,而山水画之境是人类向往的完美之境,也是中国画的诗境。

张小冬在千岩竞秀,万壑葱郁,云兴霞蔚,草木英华中,以其诗意的绘画,走进自然,感悟人生,展现自我,所以,他的作品不仅有景的美妙,还有境的升华,更有情的表达,意的蕴含。

这其中还体现了他作为一个作家的审美思想在其山水画作品中的表达。

他的许多中国画作品中即有笔墨语言的表达,又有散文,诗歌抒情韵律的体现。

比如他的中国画《春水秋江》《秋意山水》《富春江》《春回大地》等作品就很好的体现出了他所写的散文和诗歌《春水秋江》《秋天》《春天的愿望》《早春》等作品中那种山水画美一般意境的内涵。

两者相得益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美学意境。

其次是意韵美。在这个大数据时代,视觉图像是人们最容易捕捉的。在其影响下,当代中国山水画家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具有时代的形式美感。

品赏张小冬的山水画,不但充满韵味,还富哲学思想内涵。他讲求虚实结合,在强调对景写生、描绘实景的同时,又提倡创作心态的自由,对自然景象进行重铸、集合。技法上,他以“计白当墨”的理念来表现画面,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以犬吠鸟鸣,垂钓歌吟等增加画面动静关系,给人带来生机勃勃和欢快激昂之感。庄子曰:“静而与阳从德,动而与阳同波。”这一阴一阳的关系,不仅揭示了事物变化的规律,更是画面虚灵的体现,这种虚灵的体现本身就是画面意境深邃的关键。

所以张小冬在运用“虚实相生”的关系上,把二者对立又统一的审美范畴运用的惟妙惟肖,恰到好处,其中蕴含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哲理不言而喻。

三是空间美。我说的空间,其实是布白。山水画的“布白”是中国传统画家追求的审美境界,是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凝练。不仅因为空白会给观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能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而且这也是中国山水画和其他绘画不同之处。

黄宾虹曾说:“一烛之光,通室皆灵。”意思就是说空白的作用就像暗室烛光,揭示了“布白”之真相。布白艺术是我国绘画艺术的一大特点,也是我国传统绘画的技法之一。然而,不同的画家有不同的理解与领悟,这就体现了山水画的“布白”的千变万化的特性,也是画面意境多样成因之一。

宗白华《美学散步》中说的“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唯道集虚,体用不二”是高深的“布白”境界体现,也是山水画特有的意境结构。

看张小冬山水画作品,笔墨简练,内涵丰富,犹其是“留白”都非常耐人寻味,非常的考究。如《湖山帆影》《富春江》《峡谷秋风》等作品的画面意境营造在“留白”巧妙的运用中,让人充满想象、思考、领悟、感化。使作品达到了一个无限想象的意境。

四是色彩美。南齐谢赫在他的“六法”中提出“随类赋彩”,说明了国画在色彩方面的漫长历史。画家所画的色彩不仅随着客观物象的变化而变化,同时随着画家主观精神的变化而改变,它是画家主观感受的理想表现。

张小冬作品墨色润泽秀丽,清雅悠闲,张扬着自然界的蓬勃生机。“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故其人往往多寿”。张小冬所有作品始终保持自己的个性和新鲜的感觉,在赋予色彩情感的内涵上,他几乎用色彩塑造了整个画面,让人们在看画面的同时,也看到无限和美的自然胜景,使其色彩与意境的刻画相得益彰。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张小冬不但对山川美景观其形,写其气,抒其意,还用自己独特的视觉去发现新的笔墨形态,同时融合传统法度进行提炼,以求探索自己的艺术语言和绘画形式。可以说,张小冬山水画中的“景”、“情”、“境”的表达,是在他不断领悟,不断创新,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才最终形成他独特的艺术风格的。

所以,他的山水画是继承传统与自我创新的积累,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感悟,是他对中国艺术与生活的理解和表达。

张小冬除了是一个画家,还是一个很好的组织领导者,他做为江苏省山水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在做好研究会工作中,多次精心组织举办好了研究会的画展,研讨会和各种活动,为研究会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作者:吴秀之教授,著名美术评论家,文化部艺术中心艺术品评估鉴定委员会委员,全国传统文化产业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艺术网》顾问。

《以心写境美山川》

《以心写境美山川》

《以心写境美山川》

《以心写境美山川》

《以心写境美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