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纬

千秋鼎立 ----西吁王鼎考证

时间:2022/8/9 16:27:30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网  查看:111  评论:0
内容摘要:吴秀之  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远古的时候人们就使用打磨石器的方式制作出了精美的玉器。而玉鼎自古被视为立国重器,是权力、权威的象征,又有显贵、盛大、诚信、团结、变革的含义。鼎是中国人眼中福德灵秀的瑰宝,与中国文化伴随数千年,甚至有君子比德如玉的说法。玉与鼎相结合,古代以玉制鼎是...

吴秀之

  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远古的时候人们就使用打磨石器的方式制作出了精美的玉器。而玉鼎自古被视为立国重器,是权力、权威的象征,又有显贵、盛大、诚信、团结、变革的含义。鼎是中国人眼中福德灵秀的瑰宝,与中国文化伴随数千年,甚至有君子比德如玉的说法。玉与鼎相结合,古代以玉制鼎是最高等级的象征。西吁王鼎的出现,对中国玉器以及岭南文化历史研究等发挥了重要意义。该鼎高27cm,宽21cm,厚6cm,鼎上精雕了犀牛、狮子、龙、鹤、权杖等图案,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实属举世无双。现对其考证如下:

  一,图案精美,工艺精湛。该鼎上出现疑似三星堆图案以及古蜀国出土的玉器特征,特别与南越王墓出土的玉器、青铜器等花纹十分相似,由此判断该鼎制作应为周到西汉时期。该鼎雕刻刀法简练、粗犷、流畅,线条边缘规整,不见崩口,仅在转弯之处有线纹,典型手工坨刻方式。而且切割工艺和活环套接工艺高超。春秋前后,镂空工艺大量应用于玉器雕刻中,其风格一直影响到汉魏时期,金属线状工具固定在把手两端,来回拉动,因此会在玉石上留下切割痕迹。这种工具也叫拉条。该鼎盖底部和足底部分可以明显看出拉条工艺切割。而鼎身和璃龙身上的圆,采取钻杆式打孔,该圆为谷纹的演变,寓意丰收,美满。

  二,造型霸气,吉祥呈瑞。整个鼎为扁平形状,鼎盖上站立一雄狮,连接狮子头尾是二条弯曲成s形的龙,鼎底二条龙向上腾飞,与顶上二条龙遥相呼应,鼎身旁二条犀牛头,鼎身为牛身,鼎足牛蹄稳健有力,每一条犀牛腿上刻有二只站立的仙鹤,鼎中央是一根权杖,权杖二边是三星堆图案形状人物,整个鼎二边以及所有图案均呈对称。龙和犀牛古时候属于瑞兽;仙鹤寓意延年益寿;谷寓意丰收,鼎上权杖造型与秦时期类同。

  三,该鼎材质为白玉,属羊脂玉,整体通透,十分优美。时代与环境已使鼎整体成为黑色,属于水银沁所致,乃出自内棺。水银沁一般需1300多年才能形成,据考证,先秦时期的古玉,可见整体黑色,被称为黑漆古。清代收藏家刘大同在《古玉辩》中也著说:“殉葬之水银,有大坑、小坑之别。大坑水银所沁者,即成黑漆古矣。”古玉水银沁之形态,一般可分满覆盖或半覆盖,这种状态多为岁月较为悠久,文化期较为常见,表现状态为玉器全体或接近全体呈黑色。

  四,资料显示,玉犀生产制作始见于战国,最晚似延至西汉初年,但极罕见,今所知只有数件,主要两件:一件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一件藏于洛阳市文物考古工作队。此时期的玉犀,均体扁平而未见有圆雕器,且均有穿孔,器形较大,制作精美,代表当时玉动物和神异动物制造的最高水平和成就。

  五,铭文考究。该鼎十字铭文为我们揭露了它的身世,内容为:“吁乎其去此,死无有止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zhou)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该鼎上铭文篆书尚不规范,正说明刻于秦早期。虽然篆书在周代就已经出现,但它产生于春秋战国,流行于秦朝。小篆就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

微信图片_20220809163801.jpg

  根据铭文,该鼎为西吁王译吁宋的陪葬品。根据历史记载,译吁宋是秦代百越族西瓯部落联盟酋长,为秦瓯战争时期带领西瓯部落抗击秦军的部落联盟的国王。西瓯部族,又称“西越部族”,在广西的历史上是与骆越部族齐名的百越大支系之一。广西的历史上的西瓯古国,就是由西瓯部族(西越部族)所建立的。先秦时期,广西分别分布有西瓯古国、骆越古国两大古国。

  “吁乎其去此,死无有止其”铭文中的“死”,在西周金文常假“死”为“尸”,义为主持。康鼎:“王命死(尸)嗣王家。”而其通“期”,期待,期望。按:《字ä补·八部》:“其,借作‘期’。”按:“其”、“期”在上古声韵皆同。由此,铭文可解释为:虽然西吁王离开了我们,但他永远是我们统领。

  对于玉器上的铭文,由于玉硬度高,同时又光滑,在玉器表面刻描花纹不容易,而要雕刻规矩的文字更不容易,故在玉器上出现文字是很少的,东汉以前仅有少数玉印刻有印文。所以该鼎上的文字,不但为我们考证提供了资料,更为该鼎增加了不可估量的价值。

  上面我提到了南越王墓,南越王墓是西汉初期南越国第二代国王赵眜的陵墓。赵眜是南越国第一代王赵佗的孙子。据历史记载,赵佗(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 ),即南越武王,恒山郡真定县人,秦代南海龙川令,南越国创建者。原为秦朝将领,与任嚣南下攻打百越。秦末大乱时,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开始着手前进岭南百越之地。历史上称为“秦瓯战争”,主要是百越土著部队,首领是西瓯部落联盟首领译吁宋。在广东和广西的地方志中记载,秦军在开始时期是屠睢和赵佗二路人马发动进攻。据湖南等地的地方志记载,秦军这次战争共出动50万大军,而译吁宋的百越土著军人数仅及秦军十分之一,秦军在装备上更是远远超过百越部落军队,但是战争的过程却令秦军感到了战前从未想到的艰苦和压力。史书记载了以西瓯军的顽强抵抗,西瓯军在首领“译吁宋”的率领下与秦军进行了惨烈的激战,秦朝大军步步艰难,节节受挫,损兵折将,迟迟不能进入西瓯人的世居领地。西瓯军在首领“译吁宋”战死后又马上另选了新的首领“桀骏”,并全线退入山地丛林中与秦军继续作战,西瓯军甚至不惜与野兽为伍,至死不投降秦军,并且不断对秦军部队进行偷袭,切断秦军粮道,迫使秦将屠睢写信给秦始皇上报说秦军粮草已经不足,秦始皇被迫命令征调大量民工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水系,确保了秦军的粮草运输。秦兵“伏尸流血数十万”,而秦军总指挥官屠睢在广西桂林一带被西瓯军夜袭击毙,秦军“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以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双方一直相持对抗长达3-4年时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灵渠粮道全面开通且粮草充足之后,再次集中了30万大军向西瓯军发动了最后的总攻。秦亡后的汉朝初年,南粤王赵佗称帝时,西瓯“且南方卑湿,蛮夷中西有西瓯,其众半羸,南面称王。”说明了南越国时,西瓯虽仍存,但已是一个非常羸弱的部落联盟,从属於南越国,很快就成为南越国的一部分,消失於中国历史长河中。

  青铜鼎在中国的文物史上出土较多,堪称众所周知,然而玉鼎从夏、商、周到明清,从故宫博物院到台北故宫博物院,从民间的收藏到流失海外的国宝,贯穿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玉鼎的身影堪称寥寥无几,现在保留下来的也多是明清时候的作品,包括汉代和战国的玉鼎,堪称了无踪影。

  昔日沙场呈豪杰,青山绿水见衷魂。译吁王鼎的面世,将揭开更多历史故事。(作者吴秀之为著名美术评论家,发表有《元青花鬼谷子下山考证》、《东汉牛灯考证》、《西吁王鼎考证》、《毛泽东书法精神面貌》等文史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