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

来自山东省青岛市的抗疫英雄谱

时间:2020/2/25 12:17:09  作者:李馨  来源:人民观察周刊  查看:128  评论:0
内容摘要: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人民医院是当地最大的三级综合性医疗机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医院承担着发热病人筛查和救治任务,是当地唯一的确诊病人收治机构,共收治确诊病人8例,治愈出院2例,其他6例按照青岛市统一要求转院集中收治。疫情期间,全院干部职工临危...
 来自山东省青岛市的抗疫英雄谱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人民医院是当地最大的三级综合性医疗机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医院承担着发热病人筛查和救治任务,是当地唯一的确诊病人收治机构,共收治确诊病人8例,治愈出院2例,其他6例按照青岛市统一要求转院集中收治。疫情期间,全院干部职工临危受命,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发热门诊,在隔离病房,在普通病区,在后勤部门……每个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奉献力量。他们是白衣天使,也是坚强战士。
新婚8天,护士新娘上了疫情第一线
   
韩秄健是2017年新入医院的年轻护士,丈夫是医院的产科医生,两人腊月二十才新婚,原本定了大年初一回婆家过年。但新婚第8天韩秄健就接到通知,被调到应急小队参与发热病房建设。疫情面前,全家无条件支持她的工作,公婆收拾年货从莱西来到即墨跟儿子儿媳过年,韩秄健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中午连续回医院开会,过年在这一家人心中已经成了一个模糊的概念。丈夫说:她回家都不跟我说,还跟我分床睡,我都不太清楚她在发热病房还是门诊,她这几天说梦话都在喊口号,魔怔了一样……”

来自山东省青岛市的抗疫英雄谱

来自山东省青岛市的抗疫英雄谱
 

    结婚时,夫妻俩穿着医生护士服拍了一组婚纱照,韩秄健进入应急梯队后,夫妻俩抽空又拍了一张合影。他们说:穿这身衣服不是为了好看,是因为穿上了就有责任!
要上一线了  剪掉留了11年的长发
   
手术室护士王颖家在济南,是个个头高挑、长发飘扬的姑娘。今年春节,她原本有个美好的假期计划:大年三十值年班,初一下夜班回家,带父母出去旅游。但是随着疫情不断升级,腊月二十九那天她主动签了承诺书,决定不回家了,旅行团也退了。她被编入第二梯队,随时待命,除夕下午就来医院培训穿脱防护服,晚上跟同事换了夜班,第二天下班后在医院练习了一整天。

 

来自山东省青岛市的抗疫英雄谱


  之后的每天下午都回医院培训。因为打算上完夜班就回老家,所以她一点吃的都没有储备。同事们知道后主动给她送吃的,白天上班都给她带饭,让她感动之余,丝毫不觉得一个人过年孤独或者想家。130日,接到通知,她要进入发热病房了。觉得头发太长了,不利于防护,她就请科里同事帮忙剪了头发。留了11年的长发为了疫情防控剪掉了,说不心疼是假话,但她说:我去年就交了入党申请书,现在就要按照党员标准来做。工作6年了,即墨就是我的家,我要为守护我的家做点事。
二宝抱着玩具哭了,爸爸为什么不理我? 
   
从年前筹建发热病房开始,感染科医生孙建涛就被确定为发热病房常驻医生之一。人手少,他本身就从事感染性疾病专业,又是党员,不善言辞的他用行动诠释了尽职尽责几个字。他几乎每天都要进入隔离病区查看病人,从最初隔离了9名发热病人,到后来确诊的、排除的,每个病人的情况他都了如指掌。
   
孙建涛的妻子也是医院的护士,原本腰椎间盘突出,医生要求她平卧静养,她也已经跟科里请了假要休班。但疫情发生后,科室同事支援发热门诊,护士长也进入应急梯队随时待命,科里人手一下子紧张起来,她主动取消了休假,吃着止痛药回到了岗位上。
   
他们的小女儿只有2岁。夫妻俩本想让孩子回老家跟着父母,但正是似懂非懂年龄的孩子一时很难离开。为了避免可能的传染,孙建涛回到家都会把自己隔离在单独的房间里,任凭小女儿在门外拼命敲门,也只能隔着门跟孩子说说话。131日晚,孙建涛把洗漱用品搬到医院,下班后住进了医院为应急人员准备的住宿区。不回家了,一来电话一直响,赶回来还要浪费时间,二来孩子也受不了。孙建涛说,二宝有一次抱着玩具哭了,她不明白为什么我好不容易回家了也不跟她玩。等她长大了就明白了,这是爸爸的工作,是我的职责。

发热病房里的驻守——期待春暖花开,所有人平安回家!

  张吉宏是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疫情发生后,他没有丝毫犹豫,就上了防控的第一线,是发热病房三名常驻医生之一,也是团队的负责人。
  在发热病房里,他既要穿着防护服进入隔离病区,跟病人交流、查房、安抚病人,又要做好团队的管理工作,他同战友讨论就诊者的情况,决定合适的防控治疗方案。既不能误诊引起恐慌,也不能漏诊导致疫情的传播。而这个度的把握需要不停的翻阅学习相关资料,信息,还要亲自去看患者,结合实际情况。
  他全天24小时开机,随时接听各方来电,由于疫情比较严峻,开始没有成形的流程、指南可以参考。他就跟医院领导和专家组反复讨论工作的每个环节,一遍遍修改各个细节,尽最大可能保证不漏诊,不感染。人员的协调,防控细节的布置,治疗效果的监测,相关人员的排查……为了缓解工作压力,也为了给一线同事减轻心理压力,他率先进入发热门诊和病房,在实干中找出经验,改善工作流程。
  他的妻子也是医院的医生,目前在菏泽鄄城卫生帮扶。春节期间本是夫妻难得一聚的假期,但妻子从过小年回家,两口子几乎没见到面。为了让他能好好休息,妻子跟妈妈商量,把妈妈接到自己家,帮忙带两个孩子。把妈妈家腾出来,让张吉宏下班时可以回去好好休息。但随着防控不断升级,张吉宏几乎没出过发热病房,回家休息也成了奢望。
  不知不觉,十来天没见到家人了,连个视频都没顾上。查看、会诊病人,协调各项工作,张吉宏是医生、是专家、是科主任,却缺席了儿子、丈夫、父亲的位置,对家人虽有愧疚,但他觉得:职责所在,疫情不除,则必坚守一线,不负学医初心。

得知要上一线时我其实是害怕的

  赵霞是即墨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的护士长,她的战疫工作,是从113号就开始的。那时,因为她和匡玉华在日常护理培训中就负责穿脱防护服培训,所以战役打响前,她们已经按照院领导要求对应急梯队的护士进行培训。到123日,发热门诊正式组建,她是第一批进入的护士。
  战疫刻不容缓,发热病房建设快马加鞭。最紧张的一次,病人已经住进了隔离区,赵霞还在清洁区里指导工人施工,一直干到早晨5点。病房建设好,她带着17个护士成了与外界隔离的人。每天全身防护后进入隔离病区,给病人送饭、送药、送物资,还要负责垃圾的处理。穿上防护服浑身大汗淋漓,双层手套手都并不拢。为了节省防护服,她总是尽量少喝水免得上厕所,尽可能把所有能做的事都完成再出来,在里面一呆就是七八个小时。每次从隔离区出来,都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
  “护目镜容易起雾,我是近视眼,进隔离病房就摘了眼镜,从病房往外出的时候,脱去一层防护用品,眼前就明亮一大片,一直到最后,即使不戴眼镜,也觉得眼前好清楚呀!
  “
最难的不是防护,是病人的不理解。有个3岁孩子在奶奶陪护下接受隔离,他的爸爸又焦虑又着急,隔一会就要给孩子送点东西,一会是玩具,一会是吃的,不给送就骂;有个病人的爸爸觉得全村人都知道他家情况了,很是生气,不耐烦不配合;还有一名武汉老人,既不认识字,口音又很重,还不懂普通话,交流起来互相听不懂,就只能用手势比划,告诉她要做什么……
  
这些,赵霞和伙伴们都忍下来了。那个孩子解除隔离时,家属忍不住跟她们道歉:这几天着急上火,脾气不好,你们多担待!这让赵霞印象很深,感觉自己的工作特别值得。
  “其实我也害怕过。从开始培训就感觉到形势严峻,要上一线,那时还吓得哭了。赵霞说,但是平常培训做得扎实,第一次进去做好了防护也没什么,之后就不怕了。我们发热病房的同事现在都不回原来的科了,就算他们不怕,我们自己也要主动做好隔离避免可能的传染。
  “
特别感动兄弟科室的支持,他们都24小时开机,一听是我们科的事十万火急就办。最大的愿望就是疫情快点结束,能回家,能摘下口罩看看外面的春暖花开,我们都好多天没回家了!

情况不明,她一夜两次进入隔离区协助同事

  疫情发生后,区人民医院被确定为定点医院。综合内科护士长匡玉华临危受命,成为首批队员。

  紧急建设发热门诊的任务是腊月二十八的晚上八点多接到的,接完电话,早有思想准备的她平静地对紧张关注着的丈夫和儿子说:我接到任务,要进发热门诊。

  当晚,匡玉华就进入指定区域,协助发热门诊建设,整整工作了28个小时,累得趴在桌子上睡着了。第二天晚上,发热门诊启用后的第一个夜班,考虑到同事们对环境、环节不如自己熟悉,匡玉华选择了自己顶上去。

  虽然之前反复演练培训了很多遍,但当深夜12点多,第一个武汉回来的发热病人来就诊时,因为对病毒、对病人的情况都不清楚,所有人还是感到了实战的压力。那一夜,匡玉华一晚上没合眼。病人要做床边拍片,放射科的同事来了,指导他们穿上防护服,再带领他们进入隔离区,拍完片出来时再指导他们规范脱下科学处置。早晨,夜班医生出来时,由于紧张和劳累,脱防护服的手都在抖,匡玉华站在隔离区外指导发现效果不大,就又穿上防护服再次进入隔离区,指导医生正确处置后将她带回了清洁区。

  这天下班后,她回了一趟家收拾衣物行李。当时没有隔离要求,但她主动跟丈夫儿子进行了隔离。离家时,她跟丈夫和儿子告别,武汉疫情这么严重,什么时候结束、何时回来都是未知数,家里的事我靠不上了,儿子你以后要听爸爸的话!此一去,风险难料,虽然带着笑,但关上车门,她还是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从发热病房筹建,匡玉华已经十多天没回家了。21日,根据上级要求发热门诊和病房分开,她负责发热门诊工作。她又集中精力对所有的护士进行了反复的防护培训,下午3点吃午饭是常事,每天晚上都要8点多才能回到医院准备的住宿区休息。直面病毒,忐忑是有的,但她说:我是党员,关键时刻就得带头冲在前头。

等疫情结束,先带老爸去复查

  郑仕君是即墨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一名医生,也是发热门诊和发热病房的常驻医生之一。我是第一梯队,每年医院都组织应急培训,遇到疫情我肯定是第一批上。

  “每天给留观病人打电话问情况、统计上报数据,事不少,责任挺大。印象最深的是有病人确诊那天,联系微机中心开通病房电脑系统,写医嘱、写病历,挺忙的。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不足以说明郑仕君的工作。他和另一个同事孙建涛负责所有留观病人的咽拭子采样,这是除了气管切开外,危险性最大的操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必须通过咽拭子标本。而采样时,病人的鼻腔直接面对着医生,还需要张口哈气,气道的呼吸和病人的飞沫携带大量病毒,所以这是一个风险非常大的操作,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和防护要求都是最高级别。最多的一晚,郑仕君穿上防护服进入隔离病区,分别给三个留观病人做了面对面的咽拭子采样。

  “我和孙建涛都是常年出艾滋病门诊的,所以语言上也特别注意,语气暖一点,这样病人感受比较好。发热病房设置了公共手机号,留观病人可以打电话,也可以加微信,有的病人出皮疹、不舒服之类的,可以拍个照片发个语音分析一下。怕病人忌讳,我们挂电话时都不说再见,只说byebye

  郑仕君的妻子是医院血液净化科的护士长,一直踝关节韧带松弛,看了很多医院都建议手术,带护具已经1个多月了。疫情发展,尿毒症病人的透析却不能暂停,所以病人数量跟往日没有差别,她依然是从早忙到晚。2003年的时候,郑仕君夫妻俩曾经一起进入非典隔离病房,之后手足口病、甲流……都共同参与过,所以这次他进隔离病房,妻子以他为荣:他有经验,做好防护我不担心。这个时候能给医院做点贡献,我们心里其实挺自豪的。

  郑仕君的父亲食道癌手术后要定期复查。春节前医生打了好几遍电话让他们去做复检,但直到过年,他也没回家看看。发热门诊刚启用时人手少,他怕万一医院有事回不来,耽误时间;发热病房建成后他又是常驻医生,要一直坚持到疫情结束。

  “等疫情结束,先带老爸去做复查。这是郑仕君最大的心愿。

希望以后陪爸爸过更多生日

   王孝俊是一名综合内科医生。疫情发生后,他成为发热病房的一名战士。
   接到任务,王孝俊很平静:我本来就是应急梯队的成员,疫情发生时我就有思想准备了。医院在这个时候让我上,是对我的信任。他唯一担心的是66岁的父亲。他的父亲患有肺纤维化4年,失去劳动能力,平时只能趴在小床桌上。而过几天的正月十五就是老人的生日。肺纤维化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死亡率高于肿瘤但却无法治愈。因为肺纤维化的平均生存率只有2年多,对于肺纤维化病人而言,每一个生日都非常珍贵。 

  作为内科医生,王孝俊看着父亲的痛苦却无能为力。如今,又要在父亲生日前夕出发进入战疫一线。根据上级要求,进去后工作14天,隔离14天,老人的生日无论如何他都不能尽孝膝前了。春节前开始,王孝俊就反复考虑要怎样让父亲接受。一直到正月初五,看父亲状态比较好,他才装作若无其事地说了出来。母亲一听,泪眼盈盈,千叮万嘱保护好自己!一定保护好自己!
  
让他意外的是,父亲平静地接受了。这是上前线打仗啊,咱必须去!”“这样今年我就不能回来给你过生日了。”“我过生日不要紧,你保护好自己就行了!”“2009H1N1疫情的时候在青岛封闭支援了一周,现在医院也反复培训强调,防护上你放心,我一定注意。父亲再没说话,只是用力握着儿子的手,久久没有松开。
    23日,王孝俊把行李收拾好,搬到了医院。进入隔离区前,他跟父母和妻儿视频。大儿子11岁,小儿子才3岁,正是皮的时候,还不明白爸爸面临着怎样的风险,在做一件怎样的事,只是一个劲的问:爸爸,你什么时间回来?”“爸爸,你放心,我在家听妈妈的话,我是小小男子汉!妻子红着眼眶一直不说话,很久才哽咽着说了一句:家里有我,你放心,保护好自己。父母和妻子都鼓励他:放心去,保护好自己,全家都支持你!
   “
这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病人也是肺纤维化,呼吸很困难。我是医生,这个时候应该做点事。王孝俊说。(作者/李馨)